火與時間的詩篇:談茶葉的發酵與烘焙

茶葉風味源於發酵與烘焙的精妙平衡,清香烏龍與熟香烏龍正展現這兩種工藝的極致美學,引領味蕾探索茶的內蘊世界。高山茶清香鮮甜,烏龍茶濃韻回甘,紅烏龍則香醇厚實、如紅茶般飽滿。這些茶品色澤與風味的差異,皆源自製茶過程中兩大關鍵化學變化。

碧螺春
發酵度:0~10 % 烘焙度:不烘焙
包種茶
發酵度:10~30 % 烘焙度:不烘焙
高山茶
發酵度:0~30 % 烘焙度:不烘焙
松柏長青茶
發酵度:20~40 % 烘焙度:不烘焙
凍頂烏龍茶
發酵度:25~30 % 烘焙度:中度烘焙
鐵觀音
半發酵茶 發酵度:25~30 % 烘焙度:中重度烘焙
東方美人茶
發酵度:60~80 % 烘焙度:不烘焙至輕度烘焙
紅烏龍
發酵度:80~90 % 烘焙度:重度烘焙
蜜香紅茶
發酵度:80~90 % 烘焙度:不烘焙
日月潭紅茶
發酵度:90~100 % 烘焙度:不烘焙

發酵程度的差異與分類

發酵程度由「殺菁」步驟決定。殺菁是透過高溫破壞酵素活性以終止發酵。殺菁時間越早,發酵程度越低,茶味清香;殺菁越晚,發酵越深,茶湯更為甘醇。

發酵茶與非發酵茶種類

不(非)發酵茶

半(部分)發酵茶

全發酵茶

🌿發酵度(%):0~10

🌿發酵度(%):10~80

🌿發酵度(%):80~100

🌿發酵度(%):

    0~10

🌿發酵度(%):

    10~80

🌿發酵度(%):

     80~100

綠茶

碧螺春

茉莉綠茶

包種茶:10~30

高山茶:10~30

松柏長青:20~40

凍頂烏龍:25~30

鐵觀音:25~30

東方美人:60~80

紅烏龍:80~90

蜜香紅茶

日月潭紅茶

阿薩姆紅茶

茶葉風味的起點:什麼是發酵?

茶葉為何要發酵?作用與化學原理

茶葉的「發酵」實為氧化反應也稱為酵素性發酵,臺灣常見的茶類皆屬於酵素性發酵。這類發酵主要發生在兩個製茶步驟中:萎凋與攪拌。萎凋時茶葉水分逐漸散失,而攪拌則以將茶葉輕輕翻動,這兩個製茶工序皆使茶葉內的細胞壁破裂。此時,茶葉內的兒茶素(液胞內)與多酚氧化酶(原生質內)接觸,啟動氧化作用。

兒茶素是影響茶葉色香味的關鍵物質,約占多元酚的70%。當兒茶素經氧化後轉變為「烏龍茶質」,茶湯由金黃色漸轉為琥珀色,風味也從清新淡雅逐漸走向濃郁醇厚。

茶葉風味的起點:什麼是發酵?

發酵程度的差異與分類

發酵程度由「殺菁」步驟決定。殺菁是透過高溫破壞酵素活性以終止發酵。殺菁時間越早,發酵程度越低,茶味清香;殺菁越晚,發酵越深,茶湯更為甘醇。

發酵茶與非發酵茶種類

不(非)發酵茶

半(部分)發酵茶

全發酵茶

🌿發酵度(%):0~10

🌿發酵度(%):10~80

🌿發酵度(%):80~100

🌿發酵度(%):

    0~10

🌿發酵度(%):

    10~80

🌿發酵度(%):

     80~100

綠茶

碧螺春

茉莉綠茶

包種茶:10~30

高山茶:10~30

松柏長青:20~40

凍頂烏龍:25~30

鐵觀音:25~30

東方美人:60~80

紅烏龍:80~90

蜜香紅茶

日月潭紅茶

阿薩姆紅茶

茶葉為何要發酵?作用與化學原理

茶葉的「發酵」實為氧化反應也稱為酵素性發酵,臺灣常見的茶類皆屬於酵素性發酵。這類發酵主要發生在兩個製茶步驟中:萎凋與攪拌。萎凋時茶葉水分逐漸散失,而攪拌則以將茶葉輕輕翻動,這兩個製茶工序皆使茶葉內的細胞壁破裂。此時,茶葉內的兒茶素(液胞內)與多酚氧化酶(原生質內)接觸,啟動氧化作用。

兒茶素是影響茶葉色香味的關鍵物質,約占多元酚的70%。當兒茶素經氧化後轉變為「烏龍茶質」,茶湯由金黃色漸轉為琥珀色,風味也從清新淡雅逐漸走向濃郁醇厚。

碧螺春
發酵度:0~10 % 烘焙度:不烘焙
包種茶
發酵度:10~30 % 烘焙度:不烘焙
高山茶
發酵度:0~30 % 烘焙度:不烘焙
松柏長青茶
發酵度:20~40 % 烘焙度:不烘焙
凍頂烏龍茶
發酵度:25~30 % 烘焙度:中度烘焙
鐵觀音
半發酵茶 發酵度:25~30 % 烘焙度:中重度烘焙
東方美人茶
發酵度:60~80 % 烘焙度:不烘焙至輕度烘焙
紅烏龍
發酵度:80~90 % 烘焙度:重度烘焙
蜜香紅茶
發酵度:80~90 % 烘焙度:不烘焙
日月潭紅茶
發酵度:90~100 % 烘焙度:不烘焙

發酵茶與非發酵茶種類

不(非)發酵茶

半(部分)發酵茶

全發酵茶

發酵種類

🌿發酵度(%)

不(非)發酵茶

10~80

半(部分)發酵茶

10~80

全發酵茶

80~100

🌿發酵度(%):0~10

🌿發酵度(%):10~80

🌿發酵度(%):80~100

綠茶

碧螺春

茉莉綠茶

包種茶:10~30

高山茶:10~30

松柏長青:20~40

凍頂烏龍:25~30

鐵觀音:25~30

東方美人:60~80

紅烏龍:80~90

蜜香紅茶

日月潭紅茶

阿薩姆紅茶

不發酵茶

全發酵茶

綠茶

碧螺春

茉莉綠茶

蜜香紅茶

日月潭紅茶

阿薩姆紅茶

半發酵茶

包種茶:10~30

高山茶:10~30

松柏長青:20~40

凍頂烏龍:25~30

鐵觀音:25~30

東方美人:60~80

紅烏龍:80~90

風味加溫:茶葉烘焙的魅力

上圖是一片來自鹿谷凍頂山的烏龍茶。初製時,它僅帶著約 25%~30% 的發酵度,色澤清透,閃耀著金黃色的光彩。隨著一次次耐心的焙火,茶葉逐漸沉穩,金黃轉為深褐,氣息也愈發醇厚。最終,這份時光淬鍊下的轉變,化作我們口中熟悉的凍頂烏龍茶,帶來溫潤而悠長的滋味。

清香與熟香烏龍:兩種風味,一樣動人

我們誠摯推薦兩款代表不同工藝之美的烏龍茶品:
👉【清香烏龍茶】:發酵程度較淺,烘焙輕柔,茶湯澄澈金黃,香氣如春日蘭花般輕盈悠遠,適合喜愛自然鮮爽者。
👉【熟香烏龍茶】:經深度發酵與烘焙,茶湯轉為琥珀,入口圓潤醇厚,焙火香與蜜甜交融,最適合靜賞午後時光。

一盞茶,一場風味旅程

茶葉的轉化,是時間與溫度的藝術,也是自然與人文的交會。從酵素的輕觸到火焰的擁抱,一片葉子演繹出千百種風味。我們邀請您,以一盞茶,品讀其中蘊藏的深情與智慧。

風味加溫:茶葉烘焙的魅力

梅納反應與香氣生成

除了發酵,烘焙亦是影響茶葉風味與色澤的重要環節。舉凡炒洋蔥、烤牛排、烘麵包,皆因高溫產生「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茶葉亦然。
梅納反應是茶葉中的還原糖與胺基酸在高溫下所產生的複雜化學變化,會生成棕黑色物質——類黑精,並釋放出多種令人愉悅的香氣分子,如醛類、酮類及雜環化合物。茶湯的色澤也隨著一次又一次慢慢的烘焙而加深,這樣的繁複工序就是為了使茶香層次更顯深遠。

常見的烘焙茶種類

經過烘焙的茶葉散發焙火香、熟果香或焦糖香,香氣醇厚悠長,溫潤不刺激,極具韻味,深受偏好濃厚風味者的青睞。
常見經烘焙處理的茶品包括:
🔥凍頂烏龍茶
🔥鐵觀音
🔥東方美人茶
🔥紅烏龍
🔥炭焙烏龍茶

一盞茶,一場風味旅程

茶葉的轉化,是時間與溫度的藝術,也是自然與人文的交會。從酵素的輕觸到火焰的擁抱,一片葉子演繹出千百種風味。我們邀請您,以一盞茶,品讀其中蘊藏的深情與智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