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茶葉不只有球型嗎?:認識台灣常見茶葉外觀

您是否曾在沖泡茶葉時,驚訝於茶葉竟非印象中的<<球型>>,而是<<條型>>?又或是在撕開茶包的一瞬間,好奇那細密布網中,藏著的是什麼樣的模樣?這些如珠如粒的茶葉,其實正是揉捻工藝的成果。

茶葉製作基本流程:

萎凋→殺菁→揉捻→(團揉)→乾燥

【揉捻】,乃製茶過程中的步驟之一。透過適度的搓揉,不僅使茶汁滲透至葉面,更讓茶葉自然蜷曲成型。不同的揉捻手法與強度,造就了茶葉千變萬化的外型與風味。

以下,便為您簡單介紹幾種台灣茶葉中常見的外觀形式,讓您在品茗之餘,更能賞其形、知其由。

台灣茶葉常見外觀種類:

條型茶葉

不發酵茶

1.碧螺春

半發酵茶

1.包種茶

2.東方美人

全發酵茶

1.錫蘭紅茶

2.蜜香紅茶

3.阿薩姆紅茶

4.小葉種紅茶

半球型茶葉

半發酵茶

1.烏龍茶

2.松柏長青茶

3.紅烏龍

4.鐵觀音

5.凍頂烏龍茶

圖片中為梔子烏龍茶

其烏龍茶經由梔子花薰製而成

球型茶葉

半發酵茶

1.高山茶

2.烏龍茶

3.松柏長青茶

4.鐵觀音

5.凍頂烏龍茶

半球型以及球型茶葉為 烏龍茶 特有的外觀,須經由【團揉】的工法才能捲曲成圓球狀

碎型茶葉

不發酵茶

1.綠茶

全發酵茶

1.紅茶

2.紅茶(CTC)

國外的紅茶製茶工序中,常見的茶乾外觀有條形、碎形以及小圓球形(CTC)

條型茶葉

不發酵茶

半發酵茶

全發酵茶

1.碧螺春

1.包種茶

2.東方美人

1.錫蘭紅茶

2.蜜香紅茶

3.阿薩姆紅茶

4.小葉種紅茶

半球型茶葉

半發酵茶

1.烏龍茶

2.松柏長青茶

3.紅烏龍

4.鐵觀音

5.凍頂烏龍茶

圖片中為梔子烏龍茶其烏龍茶經由梔子花薰製而成

球型茶葉

半發酵茶

1.高山茶

2.烏龍茶

3.松柏長青茶

4.鐵觀音

5.凍頂烏龍茶

半球型以及球型茶葉為 烏龍茶 特有的外觀,須經由【團揉】的工法才能捲曲成圓球狀

碎型茶葉

全發酵茶

不發酵茶

1.綠茶

1.紅茶

2.紅茶(CTC)

國外的紅茶製茶工序中,常見的茶乾外觀有條形、碎形以及小圓球形(CTC)

條型茶葉

不發酵茶

半發酵茶

全發酵茶

1.碧螺春

1.包種茶

2.東方美人

1.錫蘭紅茶

2.蜜香紅茶

3.阿薩姆紅茶

4.小葉種紅茶

半球型茶葉

半發酵茶

1.烏龍茶

2.松柏長青茶

3.紅烏龍

4.鐵觀音

5.凍頂烏龍茶

圖片中為梔子烏龍茶其烏龍茶經由梔子花薰製而成

球型茶葉

半發酵茶

1.高山茶

2.烏龍茶

3.松柏長青茶

4.鐵觀音

5.凍頂烏龍茶

半球型以及球型茶葉為 烏龍茶 特有的外觀,須經由【團揉】的工法才能捲曲成圓球狀

碎型茶葉

全發酵茶

不發酵茶

1.綠茶

1.紅茶

2.紅茶(CTC)

國外的紅茶製茶工序中,常見的茶乾外觀有條形、碎形以及小圓球形(CTC)

為什麼茶葉沖泡時間都不一樣?

當沖泡一壺茶,茶葉在水中展開的速度,會依照茶葉形狀的不同有所差異。展開速度越快、滲透在茶葉上的汁液也就更快進入水中,因此,每一種茶都有專屬於自己的停留時間。新手在泡茶時,要特別注意這點,尤其是碎型茶葉,若停留時間稍微多一點,容易使得茶湯澀味口感增加,甚至還有苦味的出現。

【新手輕鬆泡好茶:品茶入門必備技巧】這篇文章中,可以了解到哪一種茶葉形狀要放多少量以及停留多久時間。

球型茶葉有助於茶葉保存喔!

當茶葉暴露於空氣中,若空氣中的濕度高於茶葉,茶葉便會逐漸吸收水分,直至達到濕度平衡。這樣的吸濕過程使得茶葉表面接觸空氣的面積越大,越容易導致水分滲透,從而影響茶湯的鮮度與風味。隨著時間推移,茶湯的口感也可能與原本的風味產生差異,顯得失去原本的清香與甘美。

值得注意的是,若茶葉呈現球型或半球型,則能有效地減少空氣接觸,進而延長其保存期。而經過烘焙處理的茶葉,外表的碳化層也能有效抵禦外界潮氣,讓茶葉保持更長的香氣與鮮度。當這類茶葉用來沖泡時,因為其經過特殊處理,所需的浸泡時間便會相對延長,方能釋放出最佳的茶湯滋味。

那麼,哪一種茶葉形狀的茶最好喝呢?

茶葉的形狀與風味有著密切關聯,但並非絕對的決定因素。不同製程所塑造的形狀,各具特色。從條型茶葉如碧螺春、包種茶及紅茶,到球型茶葉如高山茶、凍頂烏龍茶,這些形狀差異,皆源自於揉捻過程。然而,無論茶葉形狀如何,最終還是取決於個人的口味偏好。

每種茶葉都有其獨特的風味,無論是條型的清新還是球型的濃烈,並無絕對的好壞之分。關鍵在於您喜歡哪種茶香與口感。因此,形狀與風味之間的關聯,更多的是一種選擇,讓每位品茶者都能找到最合心意的那一杯。

專有名詞小知識:

茶乾定義:

是茶葉最終蛻變後的姿態。茶農自茶樹上細心採摘鮮嫩的葉片,經過萎凋、殺菁、揉捻、乾燥等層層工序,最終將茶葉烘乾,封存其香氣與精華。當這一切製程完成後,呈現在您眼前的,就是我們所稱的「茶乾」。

團揉工藝:

是茶葉成形過程中的一道細緻工藝。將揉捻後的茶葉以布包裹,緊緊束成圓團,再經過反覆的束包與鬆解,使茶葉在層層壓力與釋放之間,逐漸捲曲緊實,最終轉化為渾圓緊結的球形姿態。這道工序,不僅塑造了茶葉的外觀,也使茶香更加內斂、醇厚,為後續的沖泡鋪陳深遠的韻味。

想了解茶葉的製作過程嗎?請看這篇👉【揉香入韻:細說烏龍茶的製作工序】

新手推薦入門好茶

初學者常憂心沖泡茶湯時掌握不當?不妨從一款溫潤宜人的茶品──梔子烏龍茶 開始認識。

泡茶之道,關鍵在於置茶量與沖泡時間的拿捏。茶葉若放得太少,或沖泡時間過短,茶湯往往清淡無味,香氣難以展現;反之,若茶量過多,或浸泡過久,則易致茶湯苦澀,難以下嚥。

然而,梔子烏龍茶的可貴之處,在於它的包容性。即便泡得稍淡,茶湯中那股溫柔的花香仍能補足滋味上的空隙,令人感受到一絲甜潤;若不慎泡得過濃,也只需添些清水,便可使梔子花香與烏龍茶韻相得益彰,入口香氣四溢,柔中帶雅,令人回味無窮

願與君共賞,如璞玉般的烏龍茶 ➡️玉璞烏龍

新手推薦入門好茶

初學者常憂心沖泡茶湯時掌握不當?不妨從一款溫潤宜人的茶品──梔子烏龍茶 開始認識。

泡茶之道,關鍵在於置茶量與沖泡時間的拿捏。茶葉若放得太少,或沖泡時間過短,茶湯往往清淡無味,香氣難以展現;反之,若茶量過多,或浸泡過久,則易致茶湯苦澀,難以下嚥。

然而,梔子烏龍茶的可貴之處,在於它的包容性。即便泡得稍淡,茶湯中那股溫柔的花香仍能補足滋味上的空隙,令人感受到一絲甜潤;若不慎泡得過濃,也只需添些清水,便可使梔子花香與烏龍茶韻相得益彰,入口香氣四溢,柔中帶雅,令人回味無窮。

願與君共賞,如璞玉般的烏龍茶 ➡️玉璞烏龍

返回頂端